春天是适合相遇的季节,化去了半个秋的颓废于整个冬的阴寒。万物苏醒,花开成海。
4月I2日,依托39互联网医院平台,我院普外三病区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程琳主任线上参加科室互联网+专科建设的启动仪式。拉开了普外三病区互联网5G+专科建设的帷幕。

按照乳腺专科建设的方案,程琳主任将通过远程教学,远程病例会诊,实地教学查房、门诊、手术指导等多重方式,带领普外三科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忻州广大女性乳腺健康护航!
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程琳教授、我院普外三病区赵全胜主任、张峰副主任、安瑞枝护士长及科室人员、感染管理科王晋梅主任、病理科靳英主任、超声科郝陆芳主任、核磁室侯毅副主任医师等。

赵全胜主任感谢程琳教授对科室乳腺专业的扶持。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普外三病区先后有四位医生在北医三院、北大人民医院及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进修学习乳腺专业。相信通过程琳主任远程教学,远程病例会诊,实地教学查房、门诊、手术指导等多重方式,普外三病区乳腺专业技能将会得到更大的跨越式的提升,让忻州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医院的一流诊疗服务!
启动仪式后,徐妍大夫汇报一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病人的诊疗情况,程琳教授对治疗过程给予肯定,并对后续治疗提出可行方案。

病理科靳英主任就乳腺癌穿刺标本的分子分型问题与程琳主任展开探讨。

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郭小花就乳腺穿刺标本获取问题与程琳主任展开讨论。

核磁室副主任医师侯毅就乳腺核磁在新辅助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与程琳主任展开探讨。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从手术治疗、放化疗到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治疗策略从“单一”到“联合”的优化,带来国内乳腺癌治疗格局的改变和管理模式的变迁,使患者从联合治疗中不断获益,生存期得以大幅延长。罹患乳腺癌后,保命还是保乳?如今已不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手术和保乳之间的冲突大大减少,让更多女性拥有了“留住美丽”的机会。因此,多学科相互交流、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日子,普外三病区紧跟大咖的步伐,珍惜医院创建的学术平台,谨记李鹏飞院长的殷切嘱托,将乳腺专科做大、做强,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普外三病区 徐妍